商务咨询

13020133833

技术支持

18621663782

您的反馈是我们前行的动力

精准库存管控:现存量、可用量及在途量的协同效应

文章发表于2025-01-03 10:20:59,归属【ERP系统】分类,已有190人阅读

ERP系统

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,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其成本控制、客户满意度以及整体运营效率。而现存量、可用量和在途量这三个关键指标,成为了实现库存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要素。

 

现存量:库存的基石

现存量是指企业仓库中实际存在的货物数量。它是库存的直观体现,反映了企业在某一时刻所拥有的货物资源。准确掌握现存量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。一方面,它为企业的生产计划提供了基础数据,企业能够根据现有的货物储备情况合理安排生产任务,避免因原材料短缺而导致的生产停滞;另一方面,在销售环节,现存量决定了企业能够立即满足客户订单的能力,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。例如,一家制造型企业在制定月度生产计划时,需要精确了解原材料的现存量,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。同时,对于零售商而言,清晰掌握商品的现存量可以及时补货,避免货架缺货现象的发生。

 

可用量:灵活调配的关键

可用量并非简单等同于现存量,它是在考虑了已分配但尚未发货的订单、预留库存等因素后,企业实际可用于新订单的库存数量。可用量的概念更加贴合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,因为在实际业务中,部分库存可能已经被承诺给特定客户,虽然还在仓库中,但不能随意用于其他订单。通过对可用量的精准把控,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调配库存资源。比如,在面对突发的紧急订单时,企业可以迅速查看相关产品的可用量,判断是否能够满足订单需求,而无需盲目地扩大生产或紧急采购,从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。在电商大促活动期间,商家通过准确计算商品的可用量,能够合理安排促销策略,确保在满足已下单客户需求的同时,还能应对活动期间新增的订单,避免超卖情况的发生。

 

在途量:供应链中的润滑剂

在途量是指已经采购但尚未到达仓库的货物数量,或者已经发货但尚未被客户签收的货物数量。在途量反映了企业供应链的动态情况,它将企业的内部库存与外部供应链紧密连接在一起。对于企业来说,监控在途量可以提前规划库存的接收和使用,优化库存布局。例如,一家进口贸易企业在采购海外原材料时,通过了解在途量的运输进度和预计到达时间,能够提前安排仓库的存储空间和生产计划,确保原材料到货后能够迅速投入生产,减少库存积压时间,提高资金周转效率。同时,在销售端,掌握发出货物的在途量可以及时与客户沟通,提供准确的货物交付信息,提升客户服务质量。

 

三者协同实现精细化管理

现存量、可用量和在途量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相互关联、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。企业要实现库存精细化管理,就必须将这三个指标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中。通过建立实时的库存管理系统,对现存量进行精准盘点,同时结合销售订单和采购订单的动态信息,实时更新可用量和在途量数据,企业能够实现对库存的全方位、动态化监控。例如,利用“订单日记”,企业可以将采购、销售、库存等模块的数据进行集成,使各部门能够实时共享库存信息,销售部门在接收订单时能够准确知晓产品的可用量和在途量,采购部门则根据现存量和生产计划合理安排采购任务,确保在途量的稳定供应,从而实现库存的最优配置,降低库存成本,提高企业的竞争力。

总之,现存量、可用量和在途量作为库存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要素,为企业提供了全面、准确的库存信息,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优化库存决策,实现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。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三个指标的重要性,并借助“订单日记”,构建完善的库存管理体系,以提升自身的库存管理水平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